Category Archives: Env

For Lung Mei beach, fame brings a new disturbance

Green groups urge public to tread lightly as crowds flock to coast’s sealife attractions [ Activists] also let slip a golden opportunity to challenge the permit with a judicial review The controversy over a stretch of coastline near Tai Po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ity Planing, Env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林超英對第三條跑道環評報告的評論

環評報告有一個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必須同時研究可能的替代方案,減少以至完全避免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機場管理局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基本論據是:    (a)  要達致機場的「可持續增長」 (b)   要應付2030年的9700萬人次人流、890萬噸貨運量和60萬架次飛機流量   首先我想指出:「增長」不是至高無上的指導原則。每個城市受制於自身的地理因素,如面積、氣候、生態環境、食水和食物供應等,有一個由自然條件決定的「承載極限」。   舉一個例,香港的旅遊業不可能無限增長,事實已經見到,現時的遊客量對本地百業的經營造成直接影響,遊客聚集的地區,店鋪租金急升,中小企店鋪被外國名牌店或大型連鎖店逼走,本地營商環境出現扭曲,連帶影響多處地方市民的生活。香港必須承認無限量的遊客有不良的連鎖後果,旅遊業「增長」不可以無限持續。   同樣道理,機場不可能無限地持續增長,機管局所謂的「可持續增長」是不符香港有限面積(包括陸地和海洋)的客觀條件,在避免過度影響香港居民生活的前提下,來港的遊客量大概已經到了香港的承載極限,擴建機場實在沒有意義或積極作用,從這個着眼點看,第三條跑道不能建和不需建,以免造成對香港人生活的負面連鎖後果,從環境影響角度看,不建第三條跑道更可完全避免重大的負面環境影響,由是可見,「不建第三條跑道」可能是不突破香港承載極限和不破壞環境的最佳的選擇,是環評報告必須研究的替代方案。環評報告沒有處理這個問題,因此存在重大根本性的缺憾,必須否決。 再從技術層面探討,將(b)的數據與1992年規劃興建赤鱲角機場的設計數據比較,1992年《新機場總綱計劃》的設計機場容量是8700萬人次和900萬噸貨運量,機場島的中央預留了一大片土地興建當客流量增長時所需的X形機場大樓,但是直到現在這座大樓還沒有出現,即是說機場的客運容量還沒有用盡,而(b)提到的9700萬人次比1992年設計數字祇不過多11%,興建原來設計的X形大樓加上現今的先進科技和管理措施,完全可以處理9700萬人次的客流量,根本不需要勞師動眾,製造十分巨大的環境影響和以高於X形大樓多倍的成本,去建造一條額外的跑道。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歐債危機和全球長期經濟衰退的陰霾下,以簡單外推去估計未來客流量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未來客流量幾乎肯定低於機管局的估計,興建原來設計的X形客運大樓足以解決客流量增加(如果有的話),而且幾乎沒有任何額外的環境影響,是極佳替代方案。 再者,1992年的設計貨運量比機管局提出來的數字還大,機場早已預留了足夠的貨運處理容量,機管局最好找回失去的機構記憶 CORPORATE MEMORY,用好原本預留了的貨運容量,否則是浪費前人的精心策劃和寶貴的空間資源,總之,貨運量數字不支持興建第三條跑道。 依原定計劃興建X形客運大樓,加上現代科技和管理,是一個輕易可行、低成本和環境影響相對少得多的方案,但是環評報告內沒有深入研究這個替代方案ALTERNATIVE,不符合環評報告的最根本要求,因此是這份報告是不合格的,應予否決,環境諮詢委員會和環保署署長都不應該接納目前這份環評報告。 現在看飛機流量的問題,1992年《新機場總綱計劃》的設計飛機流量是38萬架次,機管局提出的未來流量是60萬架次,表面看似乎香港需要多一條跑道,但是必須留意:人次增加約一成,貨運量稍減,架次卻增加超過五成,完全不符比例,發生了甚麼事?是甚麼數學?這是的一個關鍵問題。 現在的世界趨勢是民航機的載客量愈來愈大,按道理客量增加一成,架次不會增加愈一成,那麼架次增加愈五成是甚麼原因?唯一解釋是這五成的增幅來自載客量極少的私人飛機,而私人飛機都比民航機細小得多。 處理小型私人飛機升降,完全不需要赤鱲角機場服務大型民航機的高規格跑道(例如長度、闊度,以及其他配套設施),但是機管局提出興建第三條跑道,基本上依照赤鱲角機場現有跑道的規格,用適用於大型民航機的高成本去應付小型私人飛機的需要是不恰當的,興建第三條跑道與架次增加五成的來源不配合,因此機管局是以錯誤的方案去解決踫到的問題,提出的項目規模遠超所需的規模,與聲稱的目的不符。   處理私人飛機架次增加的匹配方案是興建一個服務私人飛機的小型機場,建築成本將會比大規模填海建設第三條跑道低得多,再加上以用者自付原則管理,才能避免高價建成第三條跑道後,機管局收回成本時,由大部份民航機的乘客津貼少數富裕的貴客或者大機構的高層人士。堅持以私人飛機班次增多為由而興建第三條跑道和造成重大環境影響,將出現甜果祗由少數因為多錢而獲得「特權」的人享受,苦果則由全港大眾和香港人珍愛的中華白海豚承受,這是實實在在的社會不公義和自然不公義。   把赤鱲角機場的跑道數目增加二分之一,既浪費香港土地和海洋資源,又造成眾多環境傷害,是十分不可取的方案。興建一個專門服務私人飛機的小型機場才是匹配需求、更便宜和對環境友好的替代方案,機管局環評報告沒有提出和研究是嚴重失誤,因此報告不合格。   還後一項評論,有關第三條跑道在水文方面的長期影響和後果,環評報告3.3.3 水質及水動力一節,有很大的遺漏。 興建赤鱲角機場時,已經把青山南端和東涌之間的海面寬度減少了二分一左右,再加第三條跑道,寬度將會祗剩下四分之一(見下圖),珠江東流入香港的水流和潮汐漲退的水流,受到極大的障礙,水流將顯著下降,大嶼山以北和屯門至深井一帶海岸以南的三角形海面基本上變成一片「內海」,流入這片新內海的污染物難以宣洩,整體水污染將會提高,屯門至深井沿岸和東涌地區的居民將受到影響,但是環評報告對此沒有認真處理,是環評報不合格的另一原因。     再者,屯門以南、大嶼山以北的水道,稱為龍鼓水道,英文 Urmston Road,在靠近屯門一方海比較深,是來往黃埔港和蛇口貨櫃碼頭的大型船隻的必經之道,是一條重要航道。如果第三條跑道真的建成,龍鼓水道祗剩下四分之一的寬度,珠江東拐進入香港的水流無避免將會減少,部份將會轉移在大嶼山西面流出南海。水流減弱長遠會使龍鼓水道淤塞變淺,而機場和大嶼山以西的珠江則會變深,成為以上兩個港口的新出海道,這個變化對大嶼山西部和香港整體是甚麼影響,環評報告隻字不提,也許是想都沒有想過,這是本報告不合格的又一原因。   龍鼓水道祗剩四分之一還有一個後果,來往船隻被逼在狹窄的水道往來,中華白海豚穿游龍鼓水道將要冒極大的踫撞風險,進入新內海又要抵受低流量帶來的高污和高浮游泥塵量,生活環境惡劣,綜合後果將是中華白海豚被逼在機場以西活動,但是規劃中的第三條跑道的邊緣十分接近現有的沙洲保獲區,中華白海豚的活動和覓食範圍將大幅減少,不可能見到有任何針對這些嚴重情況的有效紓緩方法,環評報告在這方面解說未夠充份,尚需更多補充研究材料才能合格。   總而言之,興建第三條跑道立項之前,香港社會必須認真思考清楚香港是否在某些方面已經去到地理環境加在我們身上的承載極限,以及現有機場島的土地是否地盡其用。至於環評報告方面,第一沒有研究X形客運大樓這個可行、便宜和幾乎沒有環境影響的替代方案,第二沒有研究以小型機場去服務預期增加的私人飛機班次的另一替代方案,第三是完全沒有處理第三條跑道引起的巨大水文和相關環境影響,都是重大的失誤,因此環評報告是不合格的。至於中華白海豚,龍鼓水道減少四分之三寬度對牠的影響,環評報告尚需更多的補充材料才能合格。 基於以上論述,我認為機管局提交的第三條跑道環評報告有嚴重缺陷,不合格和不能通過。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ity Planing, Env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

香港國際機場應盡快興建第三條跑道

昨日有報章報道有關廣州及香港的空運競爭的問題。雖然現時香港是區內重要的航空樞紐,但廣州卻不斷壯大自己的機場設施。正如筆者早前提及過廣州計劃興建的會展場地面積已超過香港多倍,廣州白雲機場現時亦已籌建第三條跑道,並將於2010年啟用,相反香港國際機場只有兩條跑道,第三條最快也要2018年才建成。筆者認為,香港無論在貨櫃碼頭還是郵輪碼頭都讓機會被週邊地區後來居上,機場也是如此亦毫不意外,只能希望政府醒覺。 要香港國際機場的吞吐量持續有增長空間,必須要有興建第三條跑道的準備。雖然現時機場已計劃興建更多停機位及新客運大樓,可是沒有新跑道的配合,便不能善用所有資源。當第三條跑道及相關配套設施落成後,機場每年的客運量預計將達8,700萬人次,才可壓倒廣州白雲機場於2010年起能夠處理的7,500萬人次。昔日這條新跑道是預計於2025年至2030年才啟用,現在機場管理局打算提早幾年興建,雖然已被廣州遲了一段時間,但總算是亡羊補牢。 根據報章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第三條跑道有兩個初步方案。其中一個方案是將跑道置於機場島的東北角興建,雖然填海面積較小,但要拆卸亞洲國際博覽館及天際碼頭酒店等建築方可興建。另一個方案是將跑道置於機場島的西北角,距離現時的北面跑道及客運大樓有一段距離,且成本較高。筆者發現兩個方案均刻意避開機場島北岸的中間部份,不知道是否因為該處海床較深還是其他技術性原因了。筆者這個門外漢,當然認為將第三條跑道放在北跑道的正上方就最好了。但假如技術上難以做到,筆者亦希望可以修訂第一個方案,在避免拆卸亞洲國際博覽館等新建築物的前提下興建第三條跑道。 無論如何,希望當局能夠盡快研究興建第三條跑道的細節,使其可以盡快落成啟用,鞏固香港作為區內主要航空樞紐的地位。假如政府不願一下子作大量支出,為何不考慮重新提出將香港機場管理局上市的計劃?這樣便可以順便向市民甚至各地投資者集資,減低政府的支出負擔。

Posted in City Planing, Env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熱愛地球,燃燒生命──李樂詩

昨晚找來李樂詩講課,她一貫的氣定神閒,一貫的平淡,卻說了幾件叫人驚訝的事。驚訝的不是什麼第一個成功踏足三極的華人女性,怎麼極地驚情,而是已一句「我已踏進人生的第三個二十年」開始,令在場的師生無不嘩然。 六十五歲的冬菇頭李樂詩,髮型十年如一日,不過這次她又黑了,還瘦了。但怎麼看,都只像五十歲出頭,看起來比我媽還要後生。如果我六十五歲也能如她一樣fit,還能上山下海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去峽谷爬雪山過激流,死而無憾矣! 有同學說,一個女孩走出去,家人會擔心,而且好像很危險。李樂詩淡淡的說,我也是個普通的女人而已,外國人為何可以那麼瀟灑,一個背囊走天涯,這正是吸引她去闖的原因。他們做得到,我們也做得到,無男女之分。 李樂詩是普通女人嗎?她離婚之前,有兩個女,其中一個是失聰的,多年前一夜之間決定離婚,帶著兩個女兒和四百大元的家當,出走。在她的第二個二十年,她搞廣告設計,一手一腳成立自己的廣告公司,狂接外快,以單親媽媽的身份養大兩個女,供她們去英國讀書,還要她們學會自立,將來不伸手問阿媽拿錢。而她也一步一步計劃自己的環球之旅,進而去極地。 課堂上她沒有詳述她個人的家庭生活,畢竟這課是講「極地視野」,但她的身世,都已有不少媒體報導,也不是什麼秘密。但在堂上,她強調一點,她並不是如報紙所說「婚姻失敗」,相反,離婚是她最明智的選擇。 我突然從課堂中離了題的想,香港很多女性主義者,又不想媒體說女性是弱者,但一有家庭暴力案就雙重標準,往往將問題推往政府沒有足夠支援,將女性描繪成受害者。算吧,有guts的就像李博士一樣,不靠別人,斬釘截鐵的一個人活下去,而且活得比很多香港(女)人更精彩。她在壹周刊的訪問中說得好:「女人有一個伴最理想,但一定要學習孤獨,因為男人普遍早死,到最後女人也是孤獨終老。」 男人對她怎樣她不關心,對於地球的將來,這才是她最關心的,即使她說她對將來很灰。但李博士就是要知其不可而為之,課堂上她透露自2004年起,已患上第三期腸癌,她深信那是因為她經常喝極地的污水而起的。 聽到她患上癌症,心不禁一沉,這麼熱愛生命熱愛地球的人,竟然是「我快到殘冬,獨欠一張靈堂照」,而她對病情和死亡,卻是那麼平淡去面對,同時又那麼爭分奪秒去盡力為下一代做事。 至於她是否真的因為常喝極地污染了的水而患癌症,不得而知,但因為十年前的海灣戰爭,化武的微粒在戰後一年飄到額菲爾士峰上,實在是嚇人。「不要以為白色的雪很乾淨,其實鉛的含量非常高。」 極地的污染是人類造成的,所以她千方百計要幫助大陸的科學家研究環境保護,她對中國大陸有一份很濃的感情,也有一份批判。前年,在沒有香港政府的協助下,她在患癌期間獨自負責整個邀請雪龍號來港的計劃。誠言當時我在巴士上的Roadshow看到這條雪龍號(中國的新破冰船)並沒有什麼好感,尤其是看到不少孩子像讀對白的說「雪龍號令我感到身為中國人很驕傲」時我很想嘔,心想為什麼中國人一定要靠什麼什麼才能覺得驕傲。不過,當你知道為什麼李博士那麼著緊雪龍號訪港,為什麼香港政府大細超要楊利偉不要中國的極地研究員,你就會明白,李樂詩著緊的不是中國人應不應感到驕傲,而是中國大陸也應要有條件去做科研和保護環境,極地科研人員也應同樣受到重視。畢竟,中國的環境和水資源問題太嚴峻了。 李樂詩說,她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香港人覺得空虛,女人為了男人又要生又要死,因為她根本沒有時間空虛(認同得不得了,我也想每天可以找兩個小時空虛一下),極地博物館的成立一直是她的心願,但在香港政府沒有支持,所以一直沒有適合的地點作博物館,經費也是問題,而她也「時日無多」,所以,每天也要寶貴的一天去幹一點事。 看到她,就看到什麼是燃燒自己的生命。 極地博物館基金歡迎市民捐款及提供協助,在香港成立極地博物館,十元八塊又好,用時間幫李博士/基金做個網站又好,多多益善,少少無拘。詳情請電:2840 0339(辦公時間為星期一至五早上十時至下午一時)

Posted in Env, Inspiration | Leave a comment

SPORTS OFFICIALS REFUSE TO GIVE GROUND ON KAI TAK HUB

Abandoning plan to build a stadium at old airport site would be a ‘ huge letdown’ for sports community, says senior administrator A leading sports official has warned that the sports community will “take to the streets” if the government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ity Planing, Env, Housing Policy | Tagged , , , , | Leave a comment

勇氣 + 創意 = 山兜變「鑽轎」

香港人愛旅遊,也愛賺取遊客的消費,雖然近年自由行帶來種種社會問題,但這正好反映,若能有更完善的配套和準備、更有計劃地讓旅客有秩序地善用香港的資源,旅客帶來的社會影響力,應該是正面多於負面的。 每年數以千萬計的入境旅客中,我們常常忽略一群有特別交通需要的輪椅使用者,直至「鑽的」無障礙的士去年展開服務,吸引了愈來愈多遊客使用,從他們喜悅的面容看到,原來這些輪椅遊客已等待了這種可供輪椅上落的的士很久了﹗ 「鑽的」融入遊客服務 香港一直以來提供的無障礙交通服務,均以服務本地居民為主。到2008年香港成為北京奧運馬術比賽場地,隨後又舉辦殘疾人士奧運會,才發現這個國際大都會原來沒有一些較有體面、又點到點的無障礙車輛接待坐輪椅的運動員,於是香港復康會旋即得到馬會資助,又獲運輸署特別批核二十個出租車輛牌照,成立「易達轎車」車隊,外形跟「鑽的」類似,可供輪椅直接上落,既方便亦安全。 後來,「易達轎車」接待貴賓的工作大功告成,這二十部車便開放予輪椅使用者租用,他們必須是香港居民,即是說,遊客免問。這樣的安排,相信是受到牌照規限,「易達轎車」每年牌照費為一千二百元,一般的士牌費現時超過六百萬,所以如果同樣可以做遊客生意的話,或許會觸發一場的士暴動。 既然是以的士牌照營運,「鑽的」在過去二十個月以來,已靜靜地開拓無障礙旅客市場,來自歐美、加拿大、新加坡、內地、台灣、日本,甚至中東等國家的輪椅使用者也曾成為我們的客人,他們有些是從網上搜尋到我們的資料,然後透過電郵聯絡我們安排預約,亦有些是他們居於香港的親戚朋友代他們預約,還有透過旅行社或酒店禮賓部代為約車等,這個無障礙遊客市場的生態已漸見雛形。 這些輪椅遊客使用「鑽的」最大的特點是長時間和多次數。他們有時連續租用「鑽的」八小時本地遊,或一連數天每天也坐「鑽的」出入,因此我們的司機也會特別記得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好像來自中東的那位輪椅遊客,每兩三個月便到香港經商,酒店禮賓部也特別為他安排「鑽的」出入,我們還跟他起了「中東王子」的花名。 即使輪椅遊客已開始認識這種無障礙的士服務,我們會甘於只為他們提供接載?我也曾經帶着坐輪椅的媽媽到亞洲地區旅遊,就是發覺總沒有一些特別為輪椅使用者設計而又有趣難忘的旅遊路線;本港的無障礙旅遊路線,來來去去只是一些輪椅較易進出的地方,跟一般行商場、行博物館沒有太大分別。 於是,最喜愛古靈精怪構思的筆者,在生態導遊好友的建議下,正把香港昔日曾經流行的「山兜」活化,由抬人上下山,改為抬輪椅遊客旅遊,讓他們享受終極無障礙的樂趣;這些新一代體現社會共融的「山兜」,起名為「鑽轎」,也延續了「鑽的」理念,希望輪椅使用者的生命價值得到肯定。 由「鑽的」到「鑽轎」 為宣傳這種嶄新的產品,「鑽的」將於11月4日在赤柱舉辦別開生面的抬「鑽轎」比賽,吸引商界或個人組隊,以六人一隊接力形式抬着輪椅使用者跑二百米路程鬥快,既考體能,也要表現愛心,跟隊友一起體現傷健共融的競賽方式,相信將引起一定的社會迴響! 抬轎比賽結束後,「鑽轎」將正式成為「鑽的」服務的附加產品,「鑽轎轎伕」亦像「鑽的司機」一樣,以自僱形式加盟,須經過專業訓練。「鑽轎轎伕」可以是休班紀律部隊,以義工身份參與,又或是喜愛健身人士的兼職,甚至是失業者鍛練體能和發展個人事業的新希望。「鑽轎轎伕」的英文名為Diamond Popeye。 「鑽的」已跟生態旅遊導師初步研究出適合「鑽轎」旅遊的路線,包括米埔自然保護區和南生圍蘆葦田等,這些風景優美、但輪椅不能通達的郊外地區,最適合以「鑽轎」接載輪椅使用者遊覽,其斜度亦不致對「鑽轎轎伕」有太大挑戰,同時又可讓輪椅使用者近距離觀賞大自然。 明年啟德郵輪碼頭即將啟用,不少輪椅遊客喜歡選擇郵輪度假,因此無障礙交通配套必須有充足準備,才可方便這些長時間又多次數使用的特別需要乘客。「鑽的」負責接載之餘,這些快將出爐而極富本土特色的「鑽轎」,相信可為輪椅遊客帶來既難忘又快樂的旅遊體驗。 競爭力就是要更快一步洞悉市場走勢,又要鼓起勇氣和釋放創意去讓新事物誕生,先天成本高昂的社會企業,更需要這份持久的活力,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願與同行共勉! 社企民間高峰會.之二 作者為「鑽的」行政總裁 網站: http://www.social-enterprise.org.hk 按:鑽的(香港)有限公司是一間為輪椅使用者提供「點到點接載服務」的嶄新社會企業,擁有可供輪椅直接上落的無障礙的士車隊,以高質素和專業的服務水平,貼身照顧乘客的需要。梁淑儀等創辦人拓展理念,把「鑽的」的營運模式引入旅遊市場,服務使用輪椅的訪港遊客。

Posted in City Planing, Env, Equality, Inspiration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

Pollution in Hong Kong Not so fragrant An encouraging appointment addresses an enduring problem

《經濟學人》因應陸恭蕙上任環境局副局長,重點報道香港日益嚴重的空氣問題。報道引述綜合巴特爾研究院及內地官方數據發現,香港空氣中微細懸浮物含量(PM 2.5),不但遠高過紐約、倫敦、東京等主要大城市,甚至較上海為高,僅僅低過北京、工業重鎮重慶。 微細懸浮物(PM 2.5)的直徑,僅得頭髮的二十八分之一,能穿透口罩,直達心肺,嚴重影響心肺健康。歐美各國早已視之為嚴重空氣污染物,但環保署要到今年3月,才正式公布每小時PM2.5濃度,供公眾監察。 空氣污濁影響外商投資之餘,也帶來實際人命損失。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年初發表報告,估計過去5年,每年大約3200人因空氣污染而提早死亡。報告估計,空氣污染而求診的數字每年連740萬人次,帶來額外的醫療開支,料對香港造成400億元經濟損失。 然而,香港政府過去曾空氣問題,諉過於內地工廠排放的污染物。陸恭蕙一手創辦的思匯智庫曾指出,二氧化氮含量並非香港空氣污染的主要問題。固此,香港的污染物源頭,應來自本土,包括車輛以及港口碼頭船隻;兩家電力公司發電燃燒的煤,也是成因之一。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前行政總裁Eric Bohm,接受《經濟學人》訪問時,認為大部分香港人很想改善空氣質素,但任憑環保團體如何作出建議,都無功而還。Eric Bohm在香港爭取改善空氣的工作,但始終得不到政府重視;加上他的太太患有哮喘,對空氣污染特別敏感,他感到心灰意冷,今年三月決定離開香港。Eric Bohm臨別香港時就狠評,問題核心是香港政治體制,總是保護既得利益者,多過大眾利益。 THE new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has bungled plenty since taking office in July, but it looks as if it has pulled off a deft move on green issues. Leung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Env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

Clean air targets

[1] The government has announced it will adopt a new set of Air Quality Objectives (AQOs). While the new AQOs are stricter than those that are now in force, they are in line only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s (WHO’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Env | Tagged , , , | Leave a comment